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百家讲坛金牌教授钱文忠帮你解读国学经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百家讲坛金牌教授钱文忠帮你解读国学经典)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百家讲坛金牌教授钱文忠帮你解读国学经典)精美图片](https://img3m5.ddimg.cn/59/11/23260505-1_h_1.jpg)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百家讲坛金牌教授钱文忠帮你解读国学经典)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百家讲坛金牌教授钱文忠帮你解读国学经典)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百家讲坛金牌教授钱文忠帮你解读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百家讲坛金牌教授钱文忠帮你解读国学经典)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百家讲坛金牌教授钱文忠帮你解读国学经典)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百家讲坛金牌教授钱文忠帮你解读国学经典)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百家讲坛金牌教授钱文忠帮你解读国学经典)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百家讲坛金牌教授钱文忠帮你解读国学经典)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弟子规》和《三字经》各有侧重。如果说《三字经》偏重于知识,
《弟子规》偏重的则是规矩。或许也可以说,如果《三字经》更多的是意在传授“文化”,那么,《弟子规》所看重的则更多是文明。钱文忠先生分22讲,从规矩、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弟子规》的内容和精义。
书籍目录:
章
《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成为传统中国通用的儿童启蒙教材。而在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为什么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为什么这样一本小书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在其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
第二章
态度的重要性被强调之后,《三字经》接着讲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和“五子登科”的典故。那么,我们应该为学习中的孩子准备什么样的土壤条件?父母和老师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第三章
在现代中国社会,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对我们现代人能不能有所启迪呢?
第四章
“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之所以能够传诵千百年,正是因为它们所提倡的孝道和悌道。为什么《三字经》首先要教给孩子们孝悌?这种“首孝弟,次见闻”的传统教育方式,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否适用?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更应该侧重哪方面的培养呢?
第五章
《三字经》先晓以大义之后,接下来就要传授具体知识。那么,传统中国的读书儿郎又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呢?在不分学科的古代,《三字经》是如何把语文、数学、自然、历史这几类知识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呢?
第六章
在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中,《三字经》是以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为基础的。那么,古人是用什么来解释世间万物的发生和发展的呢?既简单又神秘的五行学说是如何影响古代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
第七章
《三字经》在讲完了对自然界的认知以后,接着讲到“五常”、“六经”、“七情”、“八音”、“九族”、“十义”,这些“数字”背后究竟包含着哪些具体内容呢?
第八章
在古代社会,
“四书”是读书人科举考试的书目,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核心价值观。那么,
“四书”中每一部书的情况究竟如何?我们应该怎么去读呢?
第九章
《三字经》认为,熟读“四书”之后,要先学《孝经》,然后就该学习“六经”了。我们常说“四书五经”,而《三字经》为什么说“六经”?对于饱受争议的《孝经》和充满神秘色彩的《易经》,我们又该如何认知呢?
第十章
“六经”中尤以《尚书》的命运为坎坷,那么,《尚书》是一部记载什么内容的书?它的作者又是谁?为什么它的地位如此重要?孔子一生提倡克己复礼,恢复《周礼》,那么,《周礼》又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第十一章
《礼记》和《诗经》都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也许很多人没有读过这两部书,但书中的许多成语和词汇,却被我们经常使用,这是为什么呢?它们究竟是怎样的两部书?
第十二章
“《诗》既亡,《春秋》作。”以《诗经》为代表的礼治文化为什么会消亡呢?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编订《春秋》的?《春秋》中“寓褒贬,别善恶”的作用,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第十三章
《三字经》在将儒家的经典全部讲完以后,开始介绍先秦诸子的思想。诸子百家中哪几家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为深远?代表人物是谁?又留下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第十四章
接下来,《三字经》推荐了诸子中五位重要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荀子、扬雄、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三字经》的作者为什么只推荐了这五位?他们的主要学说究竟是什么?
第十五章
《三字经》认为,经书都读通后,就应该学习历史了。《三字经》中的历史,是从被称为“三皇”的伏羲、神农和黄帝讲起的。
“三皇”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哪些巨大贡献?“尧舜之治”作为后世德政的典范,又流传着哪些神奇的传说呢?
第十六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什么样的君主才有资格被称为“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一个什么样的传说?而在大禹之后,
“家”天下怎样取代了禅让制?终,又是谁断送了夏朝四百年的基业呢?
第十七章
商汤武力灭夏,建立了商朝。然而历史却惊人地相似,五百多年后,商朝出现了一个和夏桀一样的暴君纣王。对于商纣王的功过是非应该如何解读?为什么说殷商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呢?
第十八章
周文王和周武王前赴后继,终于伐灭商纣王,建立了周王朝。周王朝东迁之后,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而此时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地位已经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争相称霸。这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
“五霸强,七雄出。”那么, “五霸”是指哪几个人?他们是怎么成就霸业的呢?
第十九章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逐渐形成了七个有实力的诸侯国,而地处西北的秦国终完成统一大业。
但秦朝短命,二世而亡。项羽和刘邦由灭秦的友军变为争夺天下的对手,一直处于劣势的刘邦是怎样扭转被动局面的?后人对秦二世而亡又有着怎样的评价呢?
第二十章
汉朝建立后,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和汉武帝的文治武功,逐渐走向鼎盛。但在繁荣的背后,朝廷却危机四伏。
“圣人”王莽篡汉称帝,西汉灭亡。
十几年后,汉室得以恢复,史称“东汉”。那么,又是谁抢回了被夺走了的刘家天下?大汉王朝终又是如何灭亡的呢?
第二十一章
汉末天下大乱,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是谁统一中国,建立了晋朝?晋之后南北朝分裂的格局又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南朝的宋、齐、梁、陈都那么短命呢?北朝经过五胡十六国的混战之后建立了北魏,北魏后来是怎样分裂成北周和北齐的?
第二十二章
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南北朝时期长期混乱的局面,国家又回到了大一统时代。作为开国皇帝的隋文帝,为什么要把国号定名为隋呢?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那么,他是怎样取得皇位的呢?为什么他在位不过十几年,隋朝就灭亡了?
第二十三章
李渊起兵,结束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开创了大唐王朝三百年的基业。李渊为什么能够异军突起?“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回事?李世民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而后唐朝又是怎样由盛转衰的?后又是谁灭了唐朝?
第二十四章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为混乱的时期,梁、唐、晋、汉、周五个小朝廷都有怎样的命运?是谁结束了这种分崩离析的混乱局面呢?而接受了所谓“禅让”的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又发生了什么?又是谁推翻了北宋的政权呢?
第二十五章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那么,这个曾经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如何灭掉南宋王朝的?南宋名臣文天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元朝建立后,给中原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二十六章
由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万人敬仰、威震四方的一代帝王的呢?他又是如何使用特殊手段治理天下的呢?他去世后把皇位传给了谁?后来明朝又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
第二十七章
纵观历史,凡亡国之君,不是昏庸无能,就是荒淫无度。那么,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呢?《三字经》在讲完历史之后,紧接着又强调了读史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历史?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历史呢?
第二十八章
《三字经》作为一部蒙学经典,在梳理完中国历史之后,开始进入后一个部分。它通过介绍一些生动具体的勤学故事告诉人们,作为一个求学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习态度,遵循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第二十九章
《三字经》通过介绍古人苦读勤学的故事,以激励后学者的斗志,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些古人的励志故事,对于现代人还是否适用?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第三十章
刘晏少年聪慧,八岁就做了官,官职为太子正字。
那么,太子正字是一个什么官职?刘晏又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呢?《三字经》在列举了许多勤学故事之后,后又特别强调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对于这部分内容,应该怎么解读呢?
作者介绍: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纂委员会委员。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章
人之初①,性②本③善,性④相近,习⑤相远。
苟⑥不教⑦,性乃迁⑧,教之道⑨,贵⑩以专。
①初:初生,刚开始有生命。
②性:天性。
③本:本来、原来。
④性:性情。
⑤习:习性。
⑥苟:假如。
⑦教:训导、教诲。
⑧迁:转变、变化。
⑨道:此处指方法。
⑩贵:注重、重视。
专:专一。
《三字经》成书于八百多年前的南宋,自问世以来,就作为儿童的识字课本,家喻户晓。它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被视为传承儒家思想和修身立志指南的蒙训教材,是传统文化的浓缩精要。但在这三本书中,只有《三字经》被提到“经”的高度,短短千言,却可以与“四书五经”一样,被读书人注解传诵,它的魅力何在?
现在,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人搜寻自己读小学时候的课本,还有许多人整理出版了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这些老课本当中固定出场的人物总会引起不少同龄人的共鸣,可以说一届教材成为了一届学生的共同回忆。由此,不禁引起大家的追问:在更远的时代,读书人用的是哪些教材呢?
秦汉时期的《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就是早期的教科书。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语句齐整,朗朗上口,容易记诵。这些在今天看来连大学教授都未必能读懂的书,在当时却是小孩子的启蒙书。人们通过这些书教孩子们识字,传达基本的道理。
大约从南宋开始,《三字经》问世了。这本书很有特点,首先从形式上看,三个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古代的教书先生会带着孩子一边吟唱一边摇头晃脑,因为它读起来很有音韵美。今天居住在广东梅州或福建一带的客家人,还可以像唱歌谣一样唱《三字经》。当然这本书的特点不光是形式上的易于记诵,它的内容也很有意思。它以“关键词”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会聚到一起。《三字经》可以称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关键词集,实质上里面的内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些关键词的糅合。另外,《三字经》内容非常平和,含有非常现代的元素。所以,《三字经》从问世以来就一直流传不绝,直到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三百千”中为什么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为什么这么一本小书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
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经”的书,一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说一个人有文化就是“满腹经纶”,说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是“天地经纬”,可见“经”的重要性和权威性。《三字经》成书后,无数中华儿童就是从这本书开始他们的求学生涯的,而那些没有上过学堂的孩子,即使不接触《三字经》原书,也可以从身边人的交谈和戏文中知道一些出自《三字经》的语句。《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的启蒙经典。
在讲了《三字经》、《弟子规》之后,有人说,按照这些传统经典教育出来的孩子到了社会上只会吃亏,其实这种说法正好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有很大的问题了。正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人格、培植教养方面的教育功能,导致我们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却出现了很多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错的不是《三字经》、《弟子规》,我们要做的是改善我们的社会,而不是删改《三字经》、《弟子规》。
也许有人会想,既然《三字经》是儿童启蒙书,那它一定很低幼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而且我活了这么多年做人的道理也知道一些,不需要从这本书里去学习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蒙童能诵,但简单并不表示单薄。它以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深厚的文化传统。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你可以从《三字经》中学到历史、典故、伦理道德,等等。我们只有一句一句地去读,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才能够理解《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讲,特别是对于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孩子们、还在追求自己“文化归宿”的成年人来讲,有着怎样不可替代的意义。
在《三字经》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它的魅力具体来说有哪些呢?
《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大家都知道,即“人之初,性本善”,从字面意思看,就是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是善的,不论你是天子还是庶民,是山东人还是河南人。《三字经》的不简单,从开头这六个字就能看出来。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讨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更是丰富多彩。诸如在先秦儒家传统当中,就有三派说法。
一派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说法。孔子的看法是“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都是差不多相近的,但由于后天的影响,差别慢慢体现出来。孔子在这里并没有直接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只是强调了外部环境的重要性。
一派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位思想家荀子的说法。荀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性本恶”,强调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
还有一派是“亚圣”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并以此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依据。关于人性善恶的分野,中西文化就从这里开始踏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
西方文化中有一个原罪的概念,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有原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上帝牺牲自己来救赎世人的罪孽。这种思想滋生了后来西方社会的运作体系——三权分立。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因为谁都是有毛病的,应该相互监督,彼此独立。只有把管理的权力、运作的权力予以分散,创设出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彼此,才能保证彼此的配合与公正。
再来看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很明显我们是崇尚“仁君”、“贤臣”的,也就是对位高权重者给予了很高的道德期待,也推荐那些才德兼备的人才。我们称公务员为“父母官”、“青天”,对于这样一些人,普通民众首先预设了一个道德完美的形象,然后把自己的权利交付给这些人,与其说相信他们的职业素质,不如说相信他们的道德水平。“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成尧舜”。因为每个人都是自觉的,都知道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所以主要是教育、引导、培养,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
在儒家学派内部,对人性善恶的看法并不统一,有的认为性善,有的认为性恶,也有的认为性有善有恶,而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由于人性问题复杂,“亚圣”孟子以大量理由来证明他的“性善论”观点,其中重要的就是“四心说”。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这样的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没有这四种心那就称不上是人了。
什么叫做“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我们可以用孟子举的经典例子来说明。《孟子·公孙丑上》中有一个故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给我们假设了这样一个情况,即我们看见一个小孩子靠近井栏,就要掉到井里,会怎么样?也许你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是朋友,也许你根本不认识他们;那种危急关头也没有时间考虑把这孩子救起来,就可以在乡党朋友中得到舍己救人的美誉;也没有时间考虑到孩子的哭叫声实在刺耳不好听。但我们还是会对这个孩子的处境产生担忧,会着急,这种心情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
再来看“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知耻而后勇”,是说一个人会因为羞耻之心而变得更加勇敢,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再来看一尊很有名的雕像:影星玛丽莲·梦露在路上走,经过一个地下出风口,突然涌上来一股很大的气浪,把她的裙子给吹起来,她下意识的动作是赶紧捂着裙角,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羞恶之心”的体现。
“辞让之心”,就是一种明明自己想要,却只想把机会让给他人的心理,甘愿自己吃一点儿亏,理性战胜感性;“是非之心”,就更容易理解了,“公道自在人心”,那么每个人对是非应有起码的判断能力。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但是一起成长起来的兄弟姊妹性格并不一样,甚至有着很大的反差。为什么会存在巨大的不同呢?如果说“人之初、性本善”成立,那么接下来,《三字经》是怎样看待造成个体差异的问题的?
“人之初,性本善”后紧接着的是“性相近,习相远”。这就是说,天性上虽然相近,但是会因为后天的环境和遇到的人和事,而慢慢变得不同。这个观点我们前面提到过,是孔子的观点,这六个字在《论语·阳货》中可以找到出处。
《三字经》关于人性善恶的说法,综合了孟子和孔子的观点,一方面认为人的本性本来是好的,而且都差距不远;一方面又强调了后天环境的影响。无论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是“虎父无犬子”、“严师出高徒”,都是在强调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自身的影响。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无锡下面有个县级市叫宜兴,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晋朝的周处就是其中之一。周处从小父母双亡,无人管教,加上当地坏风气的熏染、影响,长成了一个非常粗鲁、野蛮的人。他喜欢跟人动手,再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无依无靠的周处打起架来毫无顾虑,下手从不留情,周围的人见了他就躲。有一天,周处突然间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就问一位长者:“乡亲、邻居见了我都躲什么呢?”老人家说:“你不知道我们这边有三害吗?”周处问:“哪三害?”老人家说:“这害,是前面山里那一只经常下来吃人、吃家畜的猛虎;第二害呢,是村前面河里那条兴风作浪的蛟龙;至于第三害嘛,就是你周处啊。大家躲你就像躲猛虎蛟龙一样。”这句话戳到周处的痛处,一下子点醒了周处,或者说唤醒了他的羞耻心,他这才发现自己坏到什么程度了。后来,周处为民除害,上山杀掉了那只老虎,到河里斩杀了那条蛟龙。浪子回头金不换,善良的天性在周处身上慢慢显现出来。他从此一路上进,后来还当了很大的官,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
从身为一害到为民除害,周处还是那个周处,但周处又似乎已经不是以前的周处了。这个可塑性和可控性,就体现了后天对人的影响之大。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迁移。那么,怎样才能保证人们向好的方面发展呢?《三字经》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方法呢?
《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苟”是如果的意思,如果不接受教育,那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人性中的恶就会影响人、控制人。外部教育环境,就是决定善与恶孰上孰下的外在条件。而“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教育的根本方法,重要的、珍贵的是保持专一不变。这里的“教”既包含道德教育又包含知识教育,而且《三字经》里首先强调的是道德教育。但今天我们重视的“教”主要是知识教育,要知道从一到一百怎么数,要知道英文字母、口语对话,要会钢琴、小提琴,好像孩子知道得越多越聪明,将来就越容易成才。我们只是看到了传统教育中的一面,看到那些博闻多识的人的魅力,却忽视了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另一面,也就是《三字经》强调的道德教育。在学习知识之前,先要学习做人。怎么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怎么拥有健全成熟的人所必须有的道德?这才是教育者们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贵以专”的“专”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学习要有所专注;另一层意思是学贵有恒,要用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知识的获得。
我们也可以在历史中找到一些事例来说明《三字经》的这一观点。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唐伯虎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自小就是绘画天才,天赋很好。他的绘画很早就小有名气,当地的富豪经常把小唐伯虎请去作画。少年成名,唐伯虎当然有点儿沾沾自喜。但是,唐伯虎的母亲是位很了不起的女性,她觉得这样浅尝辄止,稍有一点点成就就满足是不行的,必须专心致志,好好去学几年绘画,把绘画艺术给钻透了。母亲把这个道理跟唐伯虎讲了,让他去跟沈周学画。唐伯虎也很高兴,反正离家也不远,就背着妈妈给他准备的行李高高兴兴地去拜沈周为师学艺。到了沈周那里学了也就一两年,唐伯虎发现自己画得很不错了,再看看老师的画,也不见得比自己强到哪里去,所以习画就不太专心,想回家。沈周看出了唐伯虎的心理变化,就通知唐伯虎的师母,准备一桌饭菜,送送唐伯虎:“让他出师吧,不用再学了。”做完了这桌饭菜,就把饭菜安排到院子里一个独立的房间里。
唐伯虎走进一看,发现这房子居然有四扇门。他从一扇门进去,另外三面也各有一扇门,而每一扇门外都是不同的风景:这一道门外姹紫嫣红,那一道门外莺歌燕舞,还一道门外流水潺潺。唐伯虎觉得好玩,心想:“这师傅可真够坏的啊,家里有这么好玩的去处也不告诉我,我先不吃饭了,先出去看看。”往东门去看看那姹紫嫣红,“咚”一下撞一个包;往南门去看看那莺歌燕舞,“咚”一下又撞一个包;往西门去看看那小溪潺潺,“咚”一下又撞一个包。原来三扇门和外面的风景全是沈周在墙上画的画。唐伯虎一下子明白了,画无止境,自己这点儿水平真是差远了。从那往后,唐伯虎专心致志,又学了好多年,终于学有所成。
这个故事说明,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必须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态度的重要性被强调之后,《三字经》接下来讲述了几个有关学习的典故,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作品。
2)丰富深厚的文学价值。
3)与时俱进的社会意义和宝贵的思想价值。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速度慢(488+)
- pdf(337+)
- 小说多(219+)
- 少量广告(349+)
- 内涵好书(582+)
- 超值(499+)
- 下载速度快(559+)
- 还行吧(72+)
- 三星好评(663+)
- 一般般(552+)
- 书籍多(580+)
- 好评多(68+)
- 无颠倒(394+)
下载评价
- 网友 权***波: ( 2025-01-31 11:25:45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潘***丽: ( 2025-01-31 05:23:51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焦***山: ( 2025-01-26 23:23:24 )
不错。。。。。
- 网友 冯***卉: ( 2025-01-28 20:52:55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康***溪: ( 2025-01-17 18:40:53 )
强烈推荐!!!
- 网友 曹***雯: ( 2025-01-30 07:48:10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习***蓉: ( 2025-01-26 22:20:44 )
品相完美
- 网友 蓬***之: ( 2025-01-28 07:43:09 )
好棒good
- 网友 冉***兮: ( 2025-01-04 19:51:08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邱***洋: ( 2025-01-04 07:17:09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濮***彤: ( 2025-01-27 04:57:47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利***巧: ( 2025-01-23 13:23:07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芮***枫: ( 2025-01-27 08:07:37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龚***湄: ( 2025-02-01 06:44:34 )
差评,居然要收费!!!
喜欢"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百家讲坛金牌教授钱文忠帮你解读国学经典)"的人也看了
我国杰出的造园大师曹雪芹生平新探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天利38套 超级全能生 2019高考命题分析与测 联考AB卷(甲卷):理科生专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预售【台版】先进微电子3D-IC构装 / 许明哲作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常用药物与相互作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语言版)(第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考研高等代数辅导——精选名校真题(通过精选的名校真题,讲解典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把握机遇和挑战的中国与世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欧洲旧藏中国家具实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24春阳光夺冠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 章节模拟试题 单元复习期中期末模拟检测试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剑魂(第一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高频电子线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外汇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水果的盛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世界名家推理小说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考点剖析与试题解析(2023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