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从月薪3000到年薪百万的职场成长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飞跃:从月薪3000到年薪百万的职场成长书精美图片
》飞跃:从月薪3000到年薪百万的职场成长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飞跃:从月薪3000到年薪百万的职场成长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078391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2.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毕业5年,决定你的职场上限。领英、壹心理专栏作者张良计首度公开 5年收入翻20倍,你需要做对的5件事!


内容简介:

毕业5年,是什么让你在工作中止步不前?

思维方式?沟通方法?新人跟高手的差距在哪?

领英、壹心理专栏作者张良计,大学毕业5年实现月薪3000到年薪百万的逆袭,其现身说法的系列文章刷爆朋友圈,已帮助30万职场新人破除混沌期的迷茫,实现光速成长。


书籍目录:

章:梦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要学会接受

1. 学校的好坏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

2. 你迷茫是因为你懒

3. 没人有义务惯着你

4. 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恶意

5. 学习力,才是你开始要培养的能力

 

第二章:除非你是万里挑一,否则只是螺丝钉

1. 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好

2. 突破初期职场混沌期

3. 让你快速成长的11个职场细节

4. 3招教你快速破除工作迷茫

5. 锋芒必须磨砺,骄傲需要实力

6. 你所羡慕地处变不惊,只是别人眼里的风平浪静

 

第三章:关于职场软实力的硬道理

1. 工资可以大胆去谈

2. 愿意骂你的老板才是真爱

3. 帮忙要讲究技巧

4. 关于背黑锅:对不起,我拒绝

5. 真牛和装牛只有一线之隔

6. 守时是职场的基本美德

7. 生活教会我们的道理是依靠自己

 

第四章:高效能人士的思维方式

1. 如何培养高新人士的逻辑思维力

2. 将简单问题具象化

3. 重塑:迅速发现问题的本质

4. 工作中你要学会化繁为简

5. 迅速掌握提议诀窍

6. 不要迷信模板和工具

7. 牛人都是这么做日常沟通的

 

第五章:会学习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变得强大无比

1. 高质量的简历这样写

2. 提高职场面试能力的捷径

3.高手的资料搜索技巧

4. 新手PPT设计之道

5. 如何“管理”老板?

6. 如何迅速提升职场英语水平

7. 跳槽也要讲章法

8. 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作者介绍:

张良计,原名张鹏。广告公司策略总监,拥有多年互联网及广告营销行业经验,服务过宝洁、联合利华、耐克、大众汽车等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同时身为领英、36Kr、虎嗅等专业媒体的专栏作者。业余时间运营个人微信公众号:张良计(zhang_liangj),拥有30多万订阅者。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愿意骂你的老板才是真爱

曾经有一位读者问我,怎样和一个严苛的老板相处?她说,她的老板很凶,今天因为一张PPT出错就把她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一个办公室的人都听得到,平时也是各种受“摧残”。她刚毕业什么都不会,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她说自己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被这么骂过,晚上流着眼泪给我发私信,好绝望好想死。

是的,我能想象她每天把奇丑无比的PPT交给老板时被骂着退回来的样子,我很想安慰她。但是在这之前,我更想告诉她的是:收好教训回去把PPT一页一页重新做。

该对齐的地方对齐,该删的废话删掉,算错的数字再验算一遍,等到能够拍着胸脯说,发出去的东西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时候,再去跟老板据理力争。

当在职场上遇到一个事事对你要求严格,每天都会不停“骂”你的老板的时候,我一定会好好珍惜。

职场如战场,在你从一个“菜鸟”慢慢变成熟手,再变成“大牛”的漫长岁月里,遇到的挫折远比你现在只是“被老板骂”要多得多,也要惨得多。你可能以后会遇到被客户坑,被队友坑,被老板坑,被内部团队坑。然后你可能会去争执,会莫名其妙卷入战斗,会背黑锅、甩黑锅,会孤立无援、一蹶不振、负能量爆增,觉得全世界跟你对着干。那个时候能支撑你挺过去的是一颗强大的内心。而“被老板骂”,就是新人们锻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好方法。

当我们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即将面临的是一场战斗,是为了梦想不惜全力以赴地榨干自己。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能拼爹,如果想要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就得拼命。无论理想是别墅香车,是山间林堂,还是赚钱移民,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自己的时间,陪伴家人的时间,是你的精力、健康、尊严、初心……当有了这个心理准备,你会发现你所遇到的不公平、挫折、误解、麻烦,都是磨炼你强大内心的必经之路。

“那些杀不死我的东西,终将使我更加坚强。”只有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你才有资格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想清楚了这一点,再去看这个问题。为什么喜欢骂你的老板,你还要珍惜?

因为他骂你不是为了你好,他是为了自己啊。他骂你是给你长记性,以后不要再麻烦他亲自做一遍。然而等他真的不用自己操心去做,而是放心交给你的时候,你是不是就成长为他了?

我刚毕业的时候在一家品牌咨询公司工作,我的老板是个女生,但是没想到她比男的还凶。我和她的日常对话通常都是下面这样:

“老板,资料找好发你邮箱了。”

“你这做的什么东西?我要你把资料的来源分门别类标注清楚,不要放在一页。你全部给我整在一起我怎么看?做的时候有没有长脑子?你是猪吗?这玩意儿你自己看得明白吗?”

“老板,PPT您看看吧,我按您的要求改好了。”

“我刚才怎么跟你说的?你这个东西我根本连三秒钟都不想看。你排版怎么排的?你有学过什么是美感吗?”

“老板……”

“完全不行。连实习生做的都比你好,完全没用脑子。你大学都学的什么玩意儿?你这东西我闭着眼睛随便都能写,毫无逻辑,毫无洞察,全部重做!”

那时候我也好想死,每天在办公室里被各种骂。而且我老板的声音特别响亮,全办公室就我一个男生,这够丢脸了吧,我当时简直恨得牙痒痒。但是那时候我怎么想的呢?我要快点成长啊,只有把这些毛病全部改过来,下次把工作做得漂漂亮亮,再给老板看,这样才能得到认可啊!于是我听从她的建议去网上找各种PPT模板,去书店买训练逻辑思维的书,去找广告公司的朋友要各种酷炫的方案做参考,去看各种营销学的理论文章然后记下要点……就这么发愤图强大半年,终于做的方案一次就通过了。之前被各种摧残、加班加到胆囊炎发作我都没哭,但当老板次跟我说“干得漂亮”的时候,我却好想哭。

直到现在我都很感谢她。我从小到大被父母宠着老师捧着,从没挨过大骂。但那一年在骂声中我学到的东西比我在后面四五年里学到的都要多。现在看到身边比我工作经验还久的人,依然也会犯我当初犯的错误,我常常在想,如果当时遇到的不是这个老板,而是一个对我不闻不问,做错事情跟我说“没事儿,别记在心上”,或者丢给我一套资料说“自己琢磨一下,有不懂的再问我”的老板,我会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到这么多。这么温柔地对我,我肯定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不会去反思如何改进,依然像个井底之蛙一样觉得自己做得足够好了。

“足够好了”,这四个字简直就是阻止你进步的元凶。

电影《爆裂鼓手》里弗莱彻对安德鲁近乎疯狂的压榨和训练,把他体内的潜能激发出来;日剧《Legal High》中古美门对黛真知子日复一日的谩骂和指责,把她从一个天真无知的少女变成认清事实的强大律师。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严师出高徒”的例子,都证明了一个愿意孜孜不倦骂你的老板,不是一个坏老板。他的话也许难听,但是越难听你就越记得清楚,越难听你就越会当回事。假设老板跟你说:“小王啊,这个报价数字写错了,下次注意点儿啊。”大多数人肯定回去睡个觉第二天就忘了。可假如他跟你说:“你知不知道你这里价格写错了?你发给我之前有好好检查过吗?怎么光长肉不长脑子?我要是发给客户公司就直接损失200万,这钱你赔得起吗!?”是我的话一听就直接吓尿了,然后赶紧回去改,顺便还把其他的数字都重新验算一遍。

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愿意用心去“骂”你,实际上就是在向你传授他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而这恰恰是新人需要锻炼和努力达到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骂什么话都要接受。抛去那些情绪化的语句,能够从骂人的话中摘录出完成工作的指示或方法,才是挖到了真正的金矿。

成长一定会伴随着疼痛,把挨骂作为锻炼内心和工作技能不可多得的考验,相信过了不久再回过头来看,你也会感谢当初那个骂你的人。



原文赏析:

这段刚毕业时的简短经历,我后来时常也会回想。那时的我和所有刚工作不久踏入社会的新人一样,内心都充满了踌躇迷茫。但是我没有想那么多,就是用心去做手上该做的事情。

因为想得再多,那都仅是“想”。离去做,离改变,离成功,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我们谁都不是隐居隆中那个文韬武略的诸葛孔明,坐在深山里就对外面的世界了如指掌,动动脑子就能左右一场战局的胜败。更多时候,生活需要我们行动起来,需要我们亲身去实践、去体验、去反思,去接受生活给予的所有选择,当我们能做到无懈可击时再去重新选择;而不是每天苦苦思考“我的未来在哪里”。在我看来那不是迷茫,那是懒惰。

因为懒得去实践,所以不知道真正做起来自己有哪些地方不足;

因为懒得去研究,所以相信周围人的道听途说;

因为懒得去反思,所以觉得大家都这么做,自己照葫芦画瓢肯定没问题;

因为懒,所以从不曾认真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事情;

因为懒,所以总是期望从别人身上得到问题的答案;

因为懒,所以一份工作做了两三天就觉得没意思不想干,而从不曾想过去研究这份工作的规律、价值和诀窍。

难道每一份不喜欢的工作里,一点启发和帮助的地方都没有?难道从不喜欢做的事清里面,就找不到一丁点儿有趣的东西?既然觉得学不到东西

了,那么敢护着胸脯说交给你的事情都能够圆满完成吗?

回文森开头的那些问题,我的答案是,说再多道理,都不如自已去

摔一跤来得实在,来得记忆深刻。

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人,先弄清楚自已不能做什么;不清楚自己擅长做什么的人,先弄清楚自己不擅长做什么一这是我唯一的建议。而这些,只有当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才会有深刻的感受,才会突然开窍,才会知道什么是我们一生要追求的事业。纸上谈兵的道理都是虚妄。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刚踏入社会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


比如说,以前都是家长父母围者你转,你做事很少求过人。但在工作中,大家更多的还是凭实力说话,你过去的这些“优势”很可能在你人职的第一天就荡然无存。当你问旁边同事一个简单间题的时候,很可能对方都不理你,这种落差带来的挫败感很可能让你觉得周围的环境和自己格格不入。

比如说,以前你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年年奖学金拿到手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你却发现自己连一份简单的Dxc阳l表做了10遍都达不到要求,这个时候你很可能会觉得烦躁不堪,想甩手不干。

再比如说,老板总是给你安排一些打杂的工作。就我所在的广告公司而言,很多刚来没多久的实习生新人,日常工作基本上都是:订一张机票,贴组里成员报销的发票,订一间会议室,发一封会议邀请通知,给到公司的客户买10杯星巴克的外卖等等。这个时候你很可能觉得一点成就感都没有,觉得自己大好的才华和抱负都被埋没了。

初出象牙塔、壮志满怀的人几乎都有过这样的想法,我自己也或多或少曾经这样埋怨过。但是现在回头再来看,当时如果早点避免以上这些想法,我应该会成长得更快。

一份Excel表格背后的学问可不小,它的真正用途,阅读它的是谁,最聪明简便的呈现格式是什么一你是不是都了解清楚了?这可不只是纠结这一栏的数字应该放在左边还是右边,用红色还是紫色那么简单。

所有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是在磨炼一个人在工作细节上的处理能力。这其中考察的有工作规划能力、同事之间的沟通能力、专业技能能力等等。

如果连一份打杂的事情都做不好,没有人敢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你。

很多你现在仰望的大咖牛人,最初很可能都是从一份前台的工作开始做起的。

把姿态放低一点,才会有人愿意教你;多学会一点隐忍,才会有厚积薄发的可能。无论你当初在学校多么厉害,刚工作的时候大家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喜欢和谦虚的人一起工作,尤其是新人。

养成多问问题...


察言观色

如果最基本的察言观色都做不到,你连把一件事情“做对”的机会都没有。

而最基本的察言观色包括:

1。对对方回复文字的情绪判断,如果每次都是简短的几个字回复,很有可能对方在忙。如果有比较复杂的事情要说,可以约个时间再聊,而不是噼里啪啦一段文字或者语音发过去。

2。当发现对方讲话的语气和平时有差别时,一定要多留心眼。很多人讲话都会有特定的习惯,比如喜欢使用某些语气助词,喜欢使用某些标点符号甚至表情。当你发现有一天对方和你沟通的话术里这些习惯突然都荡然无存的时候,一定要留心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无论和你有没有关系,都不要像以前那样随随便便说话。注意措辞,就事论事,不要妄加猜测和臆断。

3。不要随意打断正在讲话的人。即使你突然灵光一闪,即使你不同意对方的上一句话,也请等对方全部讲完再一一回复。这是基本礼貌。

4。当对方的答复和你所期望的回答背道而驰时,不要强加自己的思想给对方。可以采用迂回的策略去探究对方拒绝你的原因,而不是纠结“你为什么拒绝我”或者“求求你答应我吧”。这么做只会激化矛盾。从原因入手,从下至上逐条分析,找到反驳或者突破的点,有理有据地说服对方。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如何上手一份新工作?

沟通僵局怎么破?

如何低调地告诉老板你很能干?

通过剖析新人常见的认知盲点、进阶难点,本书从心态调整、工作技能、逻辑思维、沟通技巧、自我投资等角度,全面拆解职场套路,让你少走弯路。


书摘插图


媒体评论

 

如今市场上不乏职场鸡汤和干货,但我之所以推荐张良计的书,是因为他的分享具备极强的可参考性和实践性。大学起点不高,但后来无论从能力还是职位上来说,他都超过了很多高起点的人。------“圈外同学”创始人 孙圈圈

                                                             

从月薪3000到年薪百万,张良计花了5年。那么多职场书籍我却推荐这本,是因为他的总结在改变思维的同时还能付诸实行,你不该错过这次提升自己的机会。

------

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公众号薇安说创始人  薇安

                                                                     

职场自媒体里很多人自称老司机,但我心目中真正的职场老司机只有张良计一人。这本书是张良计对于职场新人如何出人头地的心血攻略之作。如果我当年大学毕业能看到这本书,我不禁想我会不会变得更好。

------

互联网新媒体公司创始人、网络大V  老李校长


前言

学校的好坏不能决定你的未来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经常会遇到刚毕业不久的职场新人向我陈述他们的苦恼。他们的问题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纠结自己的毕业学校名气不够响,走出社会之后无法拥有更好的竞争优势,于是总在自怨自艾、唉声叹气:

“我是专科学校毕业的,我其他同学都是本科,我觉得他们看不起我。”

“我毕业的学校没有名气,找工作的时候人家看都不愿意看我一眼。”

听着他们的抱怨,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我毕业的学校在上海也只是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学校(这个学校现在甚至都已经不存在了),但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完成了人生阶段性的逆袭。回溯这几年的时光,我发现学校给我带来的帮助其实非常有限。成功更多情况下靠的是自我的努力和奋斗,而不是所谓名校给你施加的光环。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因此本书的篇文章,就针对毕业学校的问题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本科名牌大学的人就比二本甚至三本的毕业生优势大吗?是的。

本科名牌大学的人就比二本甚至三本的毕业生强吗?不一定。

这个问题的本质并不是别人看不起你,而是你先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圈套,看不起自己。

本科名牌大学的人就比二本甚至三本的毕业生优势大吗?是的,因为更好的学校能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社会资源。我就深刻地感受过,名牌大学能提供的资源平台和一般的学校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大三的时候我曾参加学校里的一个社团活动,和同学去复旦大学的兄弟社团做合作交流。在讲到拉赞助的工作分配时,复旦的一名同学表示这一块他们来负责。

“复旦的牌子说出去就是保证。”这句话背后透露出的那股自信,让人羡慕不已。

后来走出教学楼,我看到大楼门口的海报墙上贴着五花八门的活动海报,请到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规模、层次都是我们学校难以企及的。仅看有些活动嘉宾的名字,就知道是我们学校永远请不来的。更不要提到了毕业找工作时,到这里举办宣讲交流的各类企业,清一色都是各个行业的翘楚。

那是我次去复旦,带我去的朋友回来时羡慕地说:“人家学校随便搞一个活动都是区里市里的级别,嘉宾都是你在报纸、电视上能看得到的人物,咱们多一年能请到三四个就很不错了。哎,这就是差距啊。”

这么一个小事情背后反映出来的就是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距。名牌大学就是比普通大学二本大学专科大学有更强大的师资、更专业的科研、更高级的社会资源对接入口、更响亮的名声招牌,这一切势必带来更快速的上升通道。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客观既定事实。

但这就能成为轻视自己的理由了吗?

不能,接下来讲第二个问题。

本科名牌大学的人就比二本甚至三本专科毕业的强吗?

不一定。因为学校的背景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你的价值生产力。

 

学校不好,我的人生没有希望了。

考试比别人差,我的未来注定低人一等。

份工作在一家没名气的公司,以后我不能出人头地了。

 

抱有这些想法的人不少,只是,这些都有一个问题——短视。这就好比你开车准备去拜访朋友,突然看到一截横木躺在路中间阻碍了你前进的方向。此时你的视线里只有这截横木,满脑子想的都是该怎么把横木挪开,而忘记了此行的目的是到朋友家去做客,欣赏美丽的田园风景。

 

横木真的是阻挡此行目的的障碍吗?

挪不开横木就不能去朋友家了吗?

除了这一条路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吗?

 

同样的道理,人的一生那么漫长,为什么大学四年就能决定你以后几十年人生怎么过了呢?为什么一次考试就能决定你的未来了?为什么份工作就能决定你以后第

N

份工作会是什么样子了?

客观条件为什么就能成为阻碍主观能动性的借口呢?

没错,名牌大学确实能提供更好的教育师资和平台资源,但这些都是“工具”。工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用工具的人是谁。

我见过仗着自己名校毕业做事却好逸恶劳、眼高手低的,也见过从来不彰显自己的名校背景而依然勤勤恳恳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的;我身边有专科学校毕业知道自己专业知识不如别人于是每天下班都给自己加课学习的,也有因为毕业于二本、三本学校觉得自己天生差人一等于是每天得过且过的。

我还认识一个人,大学都没上过。高中毕业他就进了社会,修过电动车,在餐厅端过盘子,学过做厨师,卖过报纸,发过传单,在天桥下面摆过摊,后来因为没事喜欢写写弄弄,好歹进了一家小广告公司,从一个初级的文案做起,凭借自己多年的人生经验和感悟,以及孜孜不倦的热情和惊人的耐性,一路做到了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

你就读的学校怎么样,和你以后的人生过得怎么样,并没有必然联系。有必然联系的是,能否将你在学校期间的那些经历转化成未来创造价值的生产力。

价值生产力,就是将知识和资源转化成自己拥有的技能和“财产”,并源源不断为自己带来收益的能力。学习了商学的理论很好,但是接下来你能不能把它们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圈子里的牛人很必要,但你能不能和他们建立长期友好的交流联系而不仅仅是朋友圈的点赞之交?了解前沿的资讯非常棒,但是这些对你未来的规划能起到多大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知道”和“会运用”之间隔着一条隐秘而巨大的鸿沟,可惜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知道”就等于“会运用”。

所以我一直鼓励还在学校里的同学,能够出来做实践实习的尽量早出来做,因为这是好的转化价值生产力的方式。越早进入社会,才能越早掌握这个社会运转的经验和规则体系,越早体会到这个社会的人情世故,越早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价值观而不是白日梦。踏入社会之后,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学校里教的东西,和社会上的现实前后差了十万八千里。我观察到,这些年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领域,每年概念都在不断翻新,这些知识被研究透彻转化为教学材料的时间已经足够迭代更新三个系列了。直到现在我还看到有的学校在教学生

Online to Offline

的知识概念。我自己的本行广告领域更是如此,学校里的教材还是十几年如一日地讲可口可乐和宝洁,但是现在这个行业的变化已经天翻地覆了。

“学校”只能提供机会,抓不抓得住机会,全凭你对信息的敏锐嗅觉,凭你对过往经验的不断总结,凭你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的主动涉猎,凭的全是你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本事。

“学校”并不能成为彰显自己的名片,它只是对你前面一小段人生的总结。那些工作了还在标榜自己毕业于哪所名校的人,这是他们能够拿出来炫耀的东西。厉害的人从来不说自己过去做过什么,而是现在在做什么。

那么,学校资源不够,平台太小,名声不响亮,怎么办?

接受这个事实。然后把时间花在读书、找实习、听讲座上,给自己不断充电。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公众号这么多,在线教育这么普及,想学点与时俱进的东西真是太容易了。

我自己也是二本学校毕业,从来没觉得自己比名校毕业生差多少。与其想这些无谓的烦恼,不如多花时间想想怎么去缩短因为这些客观条件而造成的“差距”。既然先天比不过别人,你就得在后天上比别人更奋进才行。

我学校比别人差,所以以后的人生就这样了吧。

学校名气不响亮,好企业肯定不会要我的。

人家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我一个三本专科的怎么和别人比。

依然抱有这种狭隘观念的人,该醒醒了。你的人生过得怎样,绝不是学校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

千万不要拿学校当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懒惰。

如果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怎么能指望别人瞧得起你呢?

如果读书的时候你不能以学校为荣,至少毕业以后你可以让学校以你为荣。这样才显得你更牛不是吗?


书籍介绍

如何上手一份新工作?

沟通僵局怎么破?

如何低调地告诉老板你很能干?

通过剖析新人常见的认知盲点、进阶难点,本书从心态调整、工作技能、逻辑思维、沟通技巧、自我投资等角度,全面拆解职场套路,让你少走弯路。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pdf(626+)
  • 四星好评(75+)
  • 格式多(310+)
  • 图文清晰(364+)
  • 二星好评(644+)
  • 无缺页(490+)

下载评价

  • 网友 潘***丽: ( 2025-01-22 10:40:35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国***芳: ( 2025-01-11 04:51:29 )

    五星好评

  • 网友 冷***洁: ( 2025-01-05 06:50:01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陈***秋: ( 2025-02-03 05:38:2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訾***晴: ( 2025-01-25 16:47:48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石***致: ( 2025-01-30 04:47:19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游***钰: ( 2025-01-03 22:04:53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汪***豪: ( 2025-01-29 10:32:54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寿***芳: ( 2025-01-24 14:47:56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权***颜: ( 2025-01-10 11:17:38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