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法兰西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追寻法兰西 追寻法兰西精美图片](https://img3m8.ddimg.cn/77/33/25089548-1_h_2.jpg)
追寻法兰西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汇总了作者关于法国身份特征和记忆的主要论述,展现了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形象,即成熟时期的民族国家形象。本书的主题是由民族、共和国及革命相互交错构成的,阐述了从普遍民族到集团民族,从战争共和国到遗产共和国,从武力征服的革命到革命思想的衰竭这一系列过程。本书是作者以个人的方式书写的法国历史。在看似零散的历史片断当中,作者对每一段辉煌耀眼的历史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而反映了法国整段历史那神秘的独特性。
书籍目录:
绪 论/1
章 革命的牢固性/5
一 国家的降临/5
二 共和政体的起源/17
三 马克思与1848年革命/32
第二章 共和国的表现/40
一 儒勒·米什莱:身份特征的癔症/40
二 拉维斯:国家教员/49
三 皮埃尔·拉鲁斯的名人集/88
四 费迪南·比松的《教育法和初级教育词典》/95
第三章 国家、共和政体与革命/119
一 共和派的综合:厄尔内斯特·拉维斯的《法国史》/119
二 “法国行动”或者共和的反面/171
三 戴高乐-共产主义时期/186
第四章 反美国模式/234
一 革命/234
二 宪法/239
三 知识分子/245
四 记忆/260
第五章 身份认同之路/287
一 “代”的概念/287
二 国家回忆录的王道/326
三 法国和犹太人——相互交织的命运/373
四 从继承到变化/390
索 引/409
历史丛书/431
一 已出版著作/431
二 插图历史丛书/435
皮埃尔·诺拉著作目录/437
作者介绍:
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1931-),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学术编辑,著有《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现在、国民、记忆》《法国研究》等,主编三部七卷本《记忆之场》。1993年,《记忆之场》获得法国最高国家学术奖,同年“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词条被收入《罗贝尔法语大词典》。2001年,诺拉当选为仅有四十名定员的法兰西学术院院士。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前言
绪 论
我曾出版过两本关于法国的书:一本是《公共历史学家》,这本书希望通过个人的活动途径来勾勒出时代的特征;另一本是
《现在、民族、记忆》,希望通过这三个词,体现出当代历史意识的各个。本书是我对法国研究工作的后一个层面,汇总了我关于法国、法国身份特征以及法国记忆的主要论文。
这部合集的组织结构自然有序,强烈反映了一个统一的形象:一个民族国家在其成熟时期的形象。
虽然这本书分五个章节展开,但在我看来,其中活跃、中心的是第三章。在这一章中,罗列了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的几个主题:分析用27卷写成的20世纪初以来法国的历史;研究早已成为遥远记忆的极右派运动;同时唤起对戴高乐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记忆,而这两种主义30多年来都早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这些主题的对照恰恰表达了本书的真正议题,即:国家、共和政体和革命的相互交错。厄内斯特·拉维斯(Ernest
Lavisse)的《法国历史》体现了共和主义者的综合分析,希望调解一个来自革命的法国和一个来自旧体制的法国。法兰西运动(Action
fran?aise)表现的是共和主义相反的一面,是戴高乐主义和共产主义,持有不同政见,同时也表达了在超越共和政体的同时实现共和政体的愿望。因此描绘出这个统一的法国各个时代的曲折道路,直到它的分裂:从1789年革命到戴高乐主义和共产主义末期,法国这两个终版本以不同的程度融合了民族和革命性。从一个全面的民族到一个共同体式的民族,从战斗的共和国到遗产式共和国,从征服性革命到革命思想的枯竭。这是一个混合性民族计划的完结。所有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的政治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或者自由主义、欧洲主义、独立主义或者生态主义)的突破口只是进一步动摇了这一传统历史身份特征。
马克思从法国看到古典历史的模式,因为从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到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从资产阶级的革命政体到无产阶级的斗争,法国提供了一个从历史到纯粹国家政府清晰、明了的发展模式。我倒是很愿意在改变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的同时借用他的这种表达方式。法国是一个在纯粹的国家政府中汇集了大多数支配现代欧洲甚至世界的政治参数的国家。但是,它以独特的方式经历着这种普遍性的共同使命。我通过各种途径所要理解的,通过多次接触所要描述的正是这种独一无二而又奇特的混合:曾经服务于一个即将来临的法国肖像。
在一本关于法国民族独特性的著作中,阅读到一系列关于美国的章节,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在所有离法国近的国家当中,它们也是离法国远的国家,是真正反对美国模式的。法国和美国的两次基本革命是在同时代发生的,法国的革命借鉴了美国革命的经验。但是,在旧世界的革命创造了一个世界并围绕世界转了一圈的时候,美国的革命依然只限于美洲大陆。尽管美国内部发生过变化,但是它的宪法一直没变;而法国跌宕起伏的民族命运却强加给法国很多宪法,每次只是在为了更好地同美国相区别时才提起美国。正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所说的那样,美国是一个“没有意识形态的国家,但是美国就是它自己本身的意识形态”。关于这一点,尽管美国的知识分子生活十分紧张,但在美国,知识分子没有承担法国知识分子所承担的独特作用,也没有享受同法国知识分子一样的地位。美国因为成立的时间晚(1776年建立),所以依然生活在奠基人的承诺之下,没有承担我们所要担负的“历史重任”(黑格尔语)。革命、宪政、知识分子、记忆,这四个词、四个方面,通过比较历史,来明确阐述法国模式的基本面貌。
《追寻法兰西》这个书名,在它朴素的外表下,同16世纪中叶法国历史学家埃蒂安·帕斯基耶(étienne
Pasquier)的著作 《法国研究》(Les Recherches de la
France)遥相呼应,可惜现在只有一些专家学者才会想起阅读这部伟大的作品。对那些非内行的读者来说,令人吃惊的是,作者以自由的口吻,娓娓道来各种各样的主题,从政治机构到风俗特征,从教堂的历史到语言的起源。读者很快会发现,书的内容和形式统一与一致,方法的新颖性同内容的新颖性紧密结合。也就是通过各种渊博学识的探索,切断了法兰克人是特洛伊英雄后代的神话,确定了(或者说“创造”了)法国高卢人的历史事实,这就意味着在有国王以前,在它的教堂出现以前,在贵族甚至罗马以前就已经有法国了。
不需要进行太多的比较,我们发现帕斯基耶的时代同我们的时代有某些相通的地方,在一个新的时期,即如同蒙田的《随笔集》(Essais)中所描述的新的时期(而且帕斯基耶也知道,我重新采用了他的书名来命名这本书。我们面临着建立线性叙事的同样障碍,本着调动遥远的学识,阐明现状的同样利益,有以历史客体建立法国,通过强有力的合法历史,维护和证明过去的高卢民族,现今的国家体制和共和国政体的必要性,有着同宗教战争时期一样重新定义国家政府身份(过去是君主制度,现在是民主制度)的紧迫性。
后,也许我们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在《追寻法兰西》和《记忆场所》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在这本书中我引用了我自己在《记忆场所》中写的几篇文章。《记忆场所》是一项集体工作,它分好几卷出版。这项工作在于研究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关目前记忆的沉淀物。根据特征,穿越时间,摒弃所有时代的界限。而现在这本书是由我个人的许多文章构成,前后用了50年的时间。这些文章基本上是关于两个世纪以来的法国政治历史。只举两个相近的例子:在《记忆场所》中被视为封存的建筑,就像费迪南·比松(Ferdinand
Buisson)的
《教育法词典》一样,或者寻找什么样的记忆能够表达“代”的范畴,现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甚至以非传递的方式使用“代”的范畴。在这本书中却并非如此,而是将比松那部令人惊奇的《教育法词典》同拉鲁斯词典、米什莱和拉维斯的《法国历史》放在一起,形成共和国化身的长廊,或者寻找法国各“代”接替的延续逻辑性。
不可掩饰地说,在《记忆场所》和《追寻法兰西》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密切联系,即表现在主题的交叉关联,笔法的相似性以及目的的相似性。在这两本书中,都不是法国的个人历史,而是以个人的方式书写这部历史。这是一部充满光辉的历史,深入分析它的每一道光芒,都会折射出整部历史的神秘特殊性。
总之,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关注法国。我曾经开始写一篇论文(可惜从来没有完成),是关于1914年战争中德雷福斯事件(affaire
Dreyfus)的民族思想。在终统计政治言论中词语的出现频率时让我失去完成这篇论文的勇气。然而,谁能想到,在半个世纪以后,这篇论文终于呈现在读者面前,它的主题也稍微扩大了一些。它终也没有摆脱自己的命运。也许这就是命运的讽刺性,它通过各种巧妙的途径和意想不到的迂回辗转,后还是将我带回到出发点。
皮埃尔·诺拉
书籍介绍
本书汇总了作者关于法国身份特征和记忆的主要论述,展现了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形象,即成熟时期的民族国家形象。从时间上说,指的是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一直到受戴高乐主义和共产主义影响的时期。这两个“版本”的法国在不同程度上融合了民族和革命的思想。
本书的主题是由民族、共和国及革命相互交错构成的,阐述了从普遍民族到集团民族,从战争共和国到遗产共和国,从武力征服的革命到革命思想的衰竭这一系列过程。本书是作者以个人的方式书写的法国历史。在看似零散的历史片断当中,作者对每一段辉煌耀眼的历史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而反映了法国整段历史那神秘的独特性。
皮埃尔·诺拉曾出版过两本关于法国的书:一本是《公共历史学家》——这本书希望通过个人的活动途径来勾勒出时代的特征;另一本是《现在、民族、记忆》——试图通过这三个词呈现出当代历史意识的各个极端。而《追寻法兰西》这本书是皮埃尔·诺拉对法国研究工作的最后一个层面,汇总了其关于法国、法国身份特征与法国记忆的主要论文。
《追寻法兰西》这个书名——在其朴素的外表下,实则与16世纪中叶法国历史学家埃蒂安·帕斯基耶的著作《法国研究》(Les Recherches de la France)遥相呼应——书的内容与形式统一,方法的新颖性同内容的新颖性紧密结合。在主题、笔法等方面,本书与《记忆之场》存在着深刻而密切的联系。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经典(165+)
- 无多页(57+)
- 内涵好书(628+)
- 不亏(186+)
- 购买多(263+)
- 无广告(395+)
- mobi(535+)
- 博大精深(459+)
- 书籍多(114+)
- 一星好评(517+)
- 差评(325+)
- 无水印(538+)
- 值得下载(340+)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格: ( 2025-01-26 06:10:00 )
OK,还可以
- 网友 游***钰: ( 2025-01-16 13:57:43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康***溪: ( 2025-01-26 06:37:13 )
强烈推荐!!!
- 网友 养***秋: ( 2025-02-01 20:41:52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龚***湄: ( 2025-01-14 18:02:41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居***南: ( 2025-01-10 05:25:20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汪***豪: ( 2025-01-22 13:57:47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相***儿: ( 2025-01-18 18:09:04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濮***彤: ( 2025-01-15 15:14:58 )
好棒啊!图书很全
喜欢"追寻法兰西"的人也看了
生命的远行:罗布泊、可可西里、唐蕃古道、新藏线穿越之旅 孙胜 机械工业出版社【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放射诊疗100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IP路由协议疑难解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教材 1 设计前期 场地与建筑设计(知识)(第十七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低温物性及测量:一个实验技术人员的理解和经验总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园林景观手绘表现技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平天策.眉山试炼2/无罪 无罪(中南天使) 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超图解学软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社会养老保险的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效应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2册(精装版)人民文学出版社鲁滨孙飘流记笛福著鲁宾逊鲁宾孙漂流记世界名著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凯叔讲历史15:明朝(上)/将将少年文库 凯叔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外科速记:协和八的随身学习卡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权威专家推荐用书:中医综合考研考点突破图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真菌细胞生物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第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