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译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推荐阅读)团购电话:4001066666转6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经典译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推荐阅读)团购电话:4001066666转6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经典译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推荐阅读)团购电话:4001066666转6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经典译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推荐阅读)团购电话:4001066666转6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经典译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推荐阅读)团购电话:4001066666转6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经典译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推荐阅读)团购电话:4001066666转6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经典译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推荐阅读)团购电话:4001066666转6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经典译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推荐阅读)团购电话:4001066666转6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经典译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推荐阅读)团购电话:4001066666转6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朱光潜赠予青年朋友的人生智慧书,附录朱光潜谈修养、谈文学等多篇精彩文章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的成名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朱光潜先生求学于欧洲,从海外寄回了这十二封写给青年朋友的信,初登载在《一般》杂志上,后集结成册出版,多次重印。
信中所谈皆是青少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话题,如读书、作文、爱恋、情理、修身、做人,凡此种种。作者劝年轻的朋友们,眼光要深沉,戒骄戒躁,不贪容易,更不能随了世俗、急于近利。这些信件正是朱光潜先生提供给现代青少年的成长指南,是充满了人生智慧的经典。
书籍目录:
序(夏丏尊)
一、 谈读书
二、 谈动
三、 谈静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五、 谈十字街头
六、 谈多元宇宙
七、 谈升学与选课
八、 谈作文
九、 谈情与理
十、 谈摆脱
十一、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十二、 谈人生与我
附 录
无言之美
悼夏孟刚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
谈学问
谈交友
谈休息
谈体育
文学与人生
写作练习
咬文嚼字
代跋:“再说一句话”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谈文学》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一、 谈读书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而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当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的书,我能告诉你不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你也许要问我,像我们中学生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可是不易回答。你大约还记得北平《京报副刊》曾征求“青年书十种”,结果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几何代数,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史记》、《汉书》。这在旁人看起来似近于滑稽,而应征的人却各抱有一番大道理。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求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像我只喜欢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量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
我为了写这封信给你,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他们的青年读物部流行的书可以分为四类:(一)冒险小说和游记,(二)神话和寓言,(三)生物故事,(四)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就中代表的书籍是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Jules Verne: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和《海底两万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Defoe: Robinson Crusoe),大仲马的《三剑客》(A. Dumas: Three Musketeers),霍桑的《奇书》和《丹谷闲话》(Hawthorne: Wonder Book and Tangle Wood Tales),金斯利的《希腊英雄传》(Kingsley: Heroes),法布尔的《鸟兽故事》(Fabre: Story Book of Birds and Beasts),安徒生的《童话》(Andersen: Fairy Tales),骚塞的《纳尔逊传》(Southey: Life of Nelson),房龙的《人类的故事》(Van Loon: The Story of Mankind)之类。这些书在国外虽流行,给中国青年读,却不十分相宜。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像煞有介事地谈一点学理。他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谈到这里,我还没有答复应读何书的问题。老实说,我没有能力答复,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书”,老早就读些壮年书。比方在中国书里,我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等等。在外国书里,我欢喜济慈(Keats)、雪莱(Shelley)、柯勒律治(Coleridge)、布朗宁(Browning)诸人的诗集,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Shakespeare: Hamlet)、《李尔王》(King Lear)和《奥瑟罗》(Othello),歌德的《浮士德》(Goethe: Faust),易卜生(Ibsen)的戏剧集,屠格涅夫的《处女地》(Turgenev: Virgin Soil)和《父与子》(Fathers and Children),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Dostoyevsky: Crime and Punishment),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Flaubert: Madame Bovary),莫泊桑(Maupassant)的小说集,小泉八云(Koizumi Yakumo,原名Lafcadio Hearn)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如果我应北平《京报副刊》的征求,也许把这些古董洋货捧上,凑成“青年书十种”。但是我知道这是荒谬绝伦,所以我现在不敢答复你应读何书的问题。你如果要知道,你应该去请教你所知的专门学者,请他们各就自己所学范围以内指定三两种青年可读的书。你如果请一个人替你面面俱到地设想,比方他是学文学的人,他也许明知青年书应含有社会问题科学常识等等,而自己又没甚把握,姑且就他所知的一两种拉来凑数,你就像问道于盲了。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你嫌这封信太冗长了罢?下次谈别的问题,我当力求简短。再会!
你的朋友 孟实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社会是专制的,是压迫的,是不容自我伸张的。比方九十九个人守贞节,你一个人偏要不贞,你固然是伤风败俗,大逆不道;可是如果九十九个人都是娼妓,你一个人偏要守贞节,你也会成为社会公敌,被人唾弃的。
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这较为难能可贵,从历史看社会进化,都是靠着几个站在十字街头而能向十字街头宣战的人。这类人的报酬往往不是十字架,而是断头台。可是世间只有他们才是不朽,倘若世界没有他们这些殉道者,人类早已被乌烟瘴气熏死了。一个社会最可怕的不是民众肤浅卑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肤浅卑劣的;它最可怕的是没有在肤浅卑劣的环境下而能不肤浅不卑劣的人。
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攮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
中国人在全世界是被推为最重实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读书是为了做官,不称入基督教为基督教信者而称为“吃基督教”的,不称投身国事的军士为军人而称为“吃粮的”,流弊所至,在中国,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因之,就什么都浅薄。
你感觉烦恼,因为你的生机被抑郁,你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流星语中又有“闲愁”的字样,闲人大半易于发愁,就因为闲时生机静止而不舒畅。青年人比老年人易于发愁些,因为青年人的生机比较强旺。小孩子们的生机也很强旺,然而不知道愁苦,因为他们时时刻刻的游戏,所以他们的生机不至于被抑郁。小孩子们偶尔不很乐意,便放声大哭,哭过了气就消去。成人们感觉烦恼时也还要拒礼节,哪能由你放声大哭?吃黄连苦在心头,所以愈觉其苦。哥德少时因失恋而想自杀,幸而他的文机动了,埋头两礼拜著成一部《维特之烦恼》,书成了,他的气也泄了,自杀的念头也打消了。你发愁时并不一定要著书,你就读几篇哀歌,听一幕悲剧,借酒浇愁,也可以大畅胸怀。从前我很疑惑何以剧情愈悲而读之愈觉其快意,近来才悟得这个泄与郁的道理。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中国人在全世界被推为最重实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怀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读书是为了作官,不称入基督教的为基督教信者而称为“吃基督教”的,不称投身国事的军士为军人而称为“吃粮”的,流弊所至,在中国,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因之,就什么都浅薄。青年为国家社会的生力军,如果不从根本上培养能力,凡事近视,贪浮浅的近利,一味袭蹈时下陋习,结果纵不至于“一蟹不如一蟹”,亦止是一蟹仍如一蟹而已。国家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可说。
凡悲剧都生于两理想的冲突。
世间有许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顾虑,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世间也有许多人既走上这一条路,又恋恋不忘那一条路。结果也不免差误时光。悲剧之发生就在于既不肯舍鱼,又不肯舍熊掌,只在那儿垂涎打算盘。
“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积极说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十年以来,说了许多废话,看了许多废书,做了许多不中用的事,走了许多没有目标的路,多尝试,少成功,回忆师训,殊觉赧然,冷眼观察,世间像我这样暗中摸索的人正亦不少。为什么天天做明知其无聊的工作,说明知其无聊的话,和明知其无聊的朋友假意周旋?在我看来,这都由于“摆脱不开在”。因为人都“摆脱不开”,所以生命便成了一幕最大的悲剧。
恋爱是至上的,是神圣的,所以也是最难遭遇的。“道德的宇宙”里真正的圣贤少,“科学的宇宙”里绝对真理不易得,“美术的宇宙”里完美的作家寥寥,“恋爱的字宙”里
真正的恋爱人更凤毛麟角。恋爱是人格的交感共鸣,所以恋爱真纯的程度以人格高下为准。一般人误解恋爱,动于一时飘忽的性欲冲动而发生婚姻关系,境过则情迁,色衰则爱弛,这虽是冒名恋爱,实则只是纵欲。我为真正恋爱辩护,我却不愿为纵欲辩护,我
愿青年应该懂得恋爱神圣,我却不愿青年在血气未定的时候,去盲目地假恋爱之名寻求泄欲。
意长纸短,你大概已经懂得我的主张了罢?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指定阅读
?教育家朱光潜先生赠予青年朋友的人生智慧之书
?除原有两篇附录文章外,另增补八篇精彩文章,谈修养,谈文学,谈课堂内外,谈成长起伏,全面呈现大师的诚挚教诲
书摘插图
一、 谈读书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而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当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的书,我能告诉你不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你也许要问我,像我们中学生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可是不易回答。你大约还记得北平《京报副刊》曾征求“青年书十种”,结果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几何代数,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史记》、《汉书》。这在旁人看起来似近于滑稽,而应征的人却各抱有一番大道理。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求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像我只喜欢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量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
我为了写这封信给你,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他们的青年读物部流行的书可以分为四类:(一)冒险小说和游记,(二)神话和寓言,(三)生物故事,(四)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就中代表的书籍是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Jules Verne: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和《海底两万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Defoe: Robinson Crusoe),大仲马的《三剑客》(A. Dumas: Three Musketeers),霍桑的《奇书》和《丹谷闲话》(Hawthorne: Wonder Book and Tangle Wood Tales),金斯利的《希腊英雄传》(Kingsley: Heroes),法布尔的《鸟兽故事》(Fabre: Story Book of Birds and Beasts),安徒生的《童话》(Andersen: Fairy Tales),骚塞的《纳尔逊传》(Southey: Life of Nelson),房龙的《人类的故事》(Van Loon: The Story of Mankind)之类。这些书在国外虽流行,给中国青年读,却不十分相宜。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像煞有介事地谈一点学理。他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谈到这里,我还没有答复应读何书的问题。老实说,我没有能力答复,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书”,老早就读些壮年书。比方在中国书里,我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等等。在外国书里,我欢喜济慈(Keats)、雪莱(Shelley)、柯勒律治(Coleridge)、布朗宁(Browning)诸人的诗集,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Shakespeare: Hamlet)、《李尔王》(King Lear)和《奥瑟罗》(Othello),歌德的《浮士德》(Goethe: Faust),易卜生(Ibsen)的戏剧集,屠格涅夫的《处女地》(Turgenev: Virgin Soil)和《父与子》(Fathers and Children),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Dostoyevsky: Crime and Punishment),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Flaubert: Madame Bovary),莫泊桑(Maupassant)的小说集,小泉八云(Koizumi Yakumo,原名Lafcadio Hearn)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如果我应北平《京报副刊》的征求,也许把这些古董洋货捧上,凑成“青年书十种”。但是我知道这是荒谬绝伦,所以我现在不敢答复你应读何书的问题。你如果要知道,你应该去请教你所知的专门学者,请他们各就自己所学范围以内指定三两种青年可读的书。你如果请一个人替你面面俱到地设想,比方他是学文学的人,他也许明知青年书应含有社会问题科学常识等等,而自己又没甚把握,姑且就他所知的一两种拉来凑数,你就像问道于盲了。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你嫌这封信太冗长了罢?下次谈别的问题,我当力求简短。再会!
你的朋友 孟实
媒体评论
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就谁都是受信人,谁都应该一读这十二封信。这十二封信,实是作者远从海外送给国内青年的很好的礼物。作者曾在国内担任中等教师有年,他那笃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丰富的学殖,无一不使和他接近的青年感服。
这十二封信啊,愿对于现在的青年,有些力量!
——夏丏尊
前言
序
夏丏尊
这十二封信是朱孟实先生从海外寄来分期在我们同人杂志《一般》上登载过的。《一般》的目的,原思以一般人为对象,从实际生活出发来介绍些学术思想。数年以来,同人都曾依了这目标分头努力。可是如今看来,好的收获要算这十二封信。
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就谁都是受信人,谁都应该一读这十二封信。这十二封信,实是作者远从海外送给国内青年的很好的礼物。作者曾在国内担任中等教师有年,他那笃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丰富的学殖,无一不使和他接近的青年感服。他的赴欧洲,目的也就在谋中等教育的改进。作者实是一个终身愿与青年为友的志士。信中首称“朋友”,末署“你的朋友”,在深知作者的性行的我看来,这称呼是笼有真实的感情的,决不只是通常的习用套语。
各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作者虽随了各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作者用了这态度谈读书,谈作文,谈社会运动,谈爱恋,谈升学选科等等。无论在哪一封信上,字里行间,都可看出这忠告来。其中如在《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一信里,作者且郑重地把这态度特别标出了说:“假如我的十二封信对于现代青年能发生毫末的影响,我尤其虔心默祝这封信所宣传的超‘效率’的估定价值的标准能印入个个读者的心孔里去。因为我所知道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超效率!”这话在急于近利的世人看来,也许要惊为太高蹈的论调了。但一味亟于效率,结果就会流于浅薄粗疏,无可救药。中国人在全世界是被推为重实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读书是为了做官,不称入基督教的为基督教信者而称为“吃基督教”的,不称投身国事的军士为军人而称为“吃粮”的,流弊所至,在中国,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因之,就什么都浅薄。试就学校教育的现状看罢:坏的呢,教师目的但在地位薪水,学生目的但在文凭资格;较好的呢,教师想把学生嵌入某种预定的铸型去,学生想怎样揣摩世尚毕业后去问世谋事。在真正的教育面前,总之都免不掉浅薄粗疏。效率原是要顾的,但只顾效率,究竟是蠢事。青年为国家社会的生力军,如果不从根本上培养能力,凡事近视,贪浮浅的近利,一味袭蹈时下陋习,结果纵不至于“一蟹不如一蟹”,亦只是一蟹仍如一蟹而已。国家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可说。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作者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征之现状,不禁同感。作者去国已好几年了,依据消息,尚能分明地记得起青年的病象,则青年的受病之重,也就可知。
这十二封信啊,愿对于现在的青年,有些力量!
1929 年元旦书于白马湖平屋
书籍介绍
本书是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的成名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朱光潜先生求学于欧洲,从海外寄回了这十二封写给青年朋友的信,最初登载在《一般》杂志上,后集结成册出版,多次重印。
信中所谈皆是青少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话题,如读书、作文、爱恋、情理、修身、做人,凡此种种。作者劝年轻的朋友们,眼光要深沉,戒骄戒躁,不贪容易,更不能随了世俗、急于近利。这些信件正是朱光潜先生提供给现代青少年的成长指南,是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必读经典。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速度快(620+)
- 博大精深(214+)
- 方便(524+)
- 全格式(189+)
- 目录完整(279+)
- 书籍完整(488+)
- 品质不错(618+)
- 四星好评(262+)
- 傻瓜式服务(163+)
下载评价
- 网友 訾***雰: ( 2025-01-09 16:25:44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相***儿: ( 2025-01-19 01:26:01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林***艳: ( 2025-01-24 07:50:02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寿***芳: ( 2025-01-04 11:04:14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宫***玉: ( 2025-01-27 04:23:07 )
我说完了。
- 网友 隗***杉: ( 2025-02-02 05:45:26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敖***菡: ( 2025-01-14 18:53:59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国***芳: ( 2025-01-23 09:14:10 )
五星好评
- 网友 丁***菱: ( 2025-01-09 19:19:26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饶***丽: ( 2025-01-18 05:15:11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芮***枫: ( 2025-01-14 04:09:43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方***旋: ( 2025-02-02 07:21:39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冯***丽: ( 2025-01-11 14:09:36 )
卡的不行啊
喜欢"经典译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推荐阅读)团购电话:4001066666转6"的人也看了
2022全国监理工程师考试用书 交通运输工程监理相关法规文件汇编(公路工程专业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预订】Buffy Blues and Boogie Woogie Max: Two Cool Cats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Keep Your Brain Alive 激活你的大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成长中的家庭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真正的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西游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UNIX编程艺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17秋尖子生单元突破--高中历史必修3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学生实用英汉汉英大词典第3版 缩印本 刘锐诚主编 勤+诚 英语汉语互译英汉词典英语字典中学生学习用辞典 中小学备用工具书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双语名著无障碍阅读丛书)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土建质量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化妆品营销原理与实务(第二版)(何平月 )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走遍全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4分